揭秘颈椎病的中医护理之道
山西晚报网发布时间:2025-09-25 17:11:00

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间盘脱出、增生性颈椎炎与颈神经根综合征的统称,是一类随退行性病例发展成基础病症的疾患。在中医上,颈椎病主要有以下症候:肝肾不足、血瘀气滞、气血亏损、风寒痹阻等。中医讲求辩证施护,那么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以下颈椎病的中医病理,以及具体的症候类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颈椎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由此引起的上肢疼痛、麻木、无力等。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耳鸣、心动过速等症状。颈椎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慢性劳损、颈部外伤等。


二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法


(1)放血疗法。放血疗法又称作针刺放血治疗法,通过针具刺破患者特定的穴位,释放一定量的血液。这样有助于气血运行通畅,没有阻碍。取肩井和大椎为主穴,也可以搭配痛点放血的方法,同样能够收获良好的疗效。这种放血疗法适用于痰淤互结型、风寒湿痹阻型等颈椎病患者。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的病症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采用放血疗法可以起到缓解麻木、调理气血、促邪外出和疏经通络等作用。


(2)刮痧疗法和拔火罐疗法。自古就有扁鹊刮骨疗毒的美称,在中国传统的疗法中,刮痧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颈椎病,刮痧疗法利用指定穴位的刮痧疗法,可以对患者痛处局部的微循环进行改善,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等作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技能,增强患者机体本身可能存在的抗病能力,进而实现扶正祛邪的目的。而拔火罐也是我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其用杯子或罐子当作治疗工具,依靠挤压和热力的原理,排除杯罐中的空气,产生负压,让杯罐牢牢的吸附在患者身体皮肤特定的部位,能够起到祛风拔毒、通畅气血、调理阴阳、疏经通络和消肿止痛等作用,并且还具有治疗疾病、保健的功效。


(3)佩戴颈托。选用合格材质即合适型号的颈托,确保高低大小适宜,可以轻松放入两个手指。在使用颈托前,护士需要认真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情况,避免下颌与耳廓部分的皮肤受到压迫,同时还可以将小毛巾垫在颈托内衬中,周期性地对颈托进行清洁。在患者起床的过程中,需要先把下颌置于前托的下颌窝中,固定好前托之后,开始防止患者颈枕部位,搀扶着患者从床上坐起来,长托在下,放置好后托后,对松紧度进行调节,紧固粘扣。当患者从坐位转换为平卧位时,需要先松开粘扣,在对后托从患者颈部去除,在扶着前托的同时,放置患者的颈枕部,帮助患者在床上躺下并平卧,最后摘除前托,调控好枕头的位置。


颈托佩戴的时间通常为3天左右,在整复之后的第一周必须佩戴颈托,在晚上睡觉后去掉。第二周无需全天佩戴颈托,但需要间断佩戴。第三周如果要坐车,在路途颠簸的情况下需要佩戴颈托。


(4)针灸护理。在针灸前,护士要询问患者是否晕针,告知患者针灸的注意事项。并且,叮嘱患者身体放松,积极配合医生对体位进行合理的摆放,以便选穴。如出现晕针症状,患者可以采取平卧位,增加脑补供血、镇静休息;口服热水或糖水,进行全身保暖,数分钟后症状即可缓解。


(5)中药外敷。用当归尾、川乌、淮山药、威灵仙、木瓜、马钱子、白芍、青风藤等药物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再使用凡士林调配成膏状。最后把制成的膏状物外敷在大椎穴,每隔三天更换一次药物。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玉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茜媚


发表证书.jpg


 


编辑: 冯洁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