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在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时,组织学生家长跪地搭成“人桥”,学生则蒙眼在他人搀扶下,依次从家长背上踩过。该视频引发广泛关注。10月7日,郑州市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文致歉。




现场画面显示,多名家长跪在地上排成一排,学生被蒙住双眼,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从家长身上踏过。活动现场播放着抒情背景音乐,旁人不断喊着:“走吧!走吧!”视频传播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疑似该校学生网友表示:“最离谱的是,学生根本不知道下面是谁,是蒙着眼睛踩过去的。有个女同学摘下眼罩后才发现是自己的父母,当场就哭了。”也有网友指出,类似活动此前已有先例,只是形式不同,“以前是学生趴在地上,这次换成了家长”。


10月7日凌晨,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校方证实,9月30日高一年级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个别班级在取得家长同意后,组织了“感恩教育”拓展活动。由于活动细节考虑不周,出现了不当形式,引发部分媒体和网民误解,学校对此深表歉意。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搜索公开报道的媒体资料,发现近年来,“感恩教育”在不少中小学中频繁出现。然而,部分学校采用“痛哭流涕”式讲座或“为父母洗脚”等程式化活动,被质疑为情感作秀。有教育专家指出,此类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刻意制造“负罪感”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实则是对亲子情感的消费,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专家强调,真正的感恩教育应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感恩应是教育的自然结果,而非通过夸张、煽情的形式强行灌输。教育工作者应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避免让“感恩”沦为荒腔走板的表演。




记者: 梁成虎
编辑: 张静玉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