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   近日,一则“游客投诉鲁迅抽烟墙画”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8月25日,绍兴鲁迅纪念馆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绍兴鲁迅纪念馆 发布《关于“鲁迅故里景墙画面误导青少年”一事的回应》,明确表示:鲁迅故里景区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广大游客中的既有形象。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网友对此事的关注。


事件起因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纪念馆入口处的一面标志性景墙。该墙以木刻艺术形式呈现鲁迅形象,画面中鲁迅手夹香烟,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部分游客到此会模仿点燃打火机或香烟拍照留念。




然而,8月22日,一位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该墙画存在“误导青少年”的风险,并通过“浙里办”平台正式投诉,要求更换画面。其理由是:原画背景为鲁迅在家中吸烟,而墙画去除背景后,可能被误解为鼓励在公共场所聚集吸烟,存在危害他人健康和误导公众之嫌。


随着事件发酵,公众关注点逐渐从“是否应修改历史人物形象”转向对投诉者动机的审视。有网友发现,该博主的小红书账号(ID:6353333697,IP属地上海)简介中明确写着“最远大目标:烟草电子烟out,只可‘尼古丁袋’”,并长期发布控烟内容,强调二手烟危害,主张推广“尼古丁袋”(即口含烟)作为替代品。



值得注意的是,尼古丁袋在我国尚未合法化,属于被禁止销售和使用的违禁品。因此,其以“公益控烟”之名发起投诉,却被质疑存在借公共议题为非法产品引流的嫌疑。


8月26日晚,绍兴市鲁迅故里有限公司再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发布正式回应,进一步阐明立场。文中指出,该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引发媒体广泛转载,随后有百余位热心市民通过“12345市长热线”及景区咨询电话表达支持,呼吁景区坚持尊重历史,不要因个别观点更改已有画面。


回应强调,绍兴鲁迅故里是鲁迅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2002年启动历史文化保护工程,2003年竣工,建成后的景区包括鲁迅祖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风情园、纪念馆等。入口处的景墙作为鲁迅故里的标志性景观,采用木刻形式,既呼应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倡导者的历史身份,也体现了民族性、地方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该景墙自落成至今已有22年,已成为鲁迅故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海内外游客来绍兴必访的打卡地标。


绍兴市鲁迅故里有限公司重申:景区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原则,不会因个别意见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广大游客心中的既有形象。未来,将继续做好鲁迅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8月26日,“鲁迅墙画的博主已注销账号”一度登上热搜。但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调查发现,该孙姓博主并未真正注销其社交账号。尽管主页内容一度不可见,但多个信息来源显示,其账号仍处于活跃状态,可能已设置隐私权限或暂时隐藏主页,而非彻底注销。




记者: 梁成虎
编辑: 李菊梅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