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脸上、身上老是长湿疹,睡觉不踏实,经常用手抓,烦躁不安,食欲下降,体重不增……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作为新手妈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宝宝呢?让一起来扒一扒湿疹的相关知识吧。
一、 湿疹是什么?
婴儿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是婴幼儿常见皮肤病。大多在宝宝出生后1 - 3个月发生,2岁后发病概率明显减少。虽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复发,愈合后一般不留瘢痕。
二、湿疹有哪些症状?
婴儿湿疹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湿疹在症状上各不同:
(一)干燥型湿疹:多见于6个月-1岁、比较瘦小的宝宝,好发于面部、四肢、躯干外侧等部位,表现为斑片状密集的小丘疹,以及皮发痒、脱屑和鳞屑鳞痂,没有渗出。
(二)渗出型湿疹:3-6个月、肥胖的宝宝比较高发,多见于面颊两侧,表现为米粒大小红色的丘疹,伴有小水泡,以及红斑,连成片状,宝宝常因难忍的剧痒不断挠抓,从而导致有大量渗液溢出,皮肤呈鲜红糜烂面,较为严重,可能会引起全身性感染,要及时治疗。
(三)脂溢型湿疹:常见于3个月以内的宝宝,湿疹表现为在前额、面颊等部位附有黄色油腻性的痂,头部可有较厚的黄色浆液性的痂。
三、导致湿疹的原因有哪些?
湿疹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食物过敏、遗传有关,也可能因宝宝皮肤屏障功能差、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所致。冷空气刺激、喂养不当、消化不良、便秘等会引起湿疹复发或加重。
四、如何预防湿疹?
预防湿疹,做好日常护理很关键:
(一)饮食护理
1.回避过敏原:找到过敏原并避免食用,如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根据宝宝的喂养方式不同,采取以下方式:
(1)母乳喂养:母亲避免摄入牛奶及奶制品,并补充钙剂(每天800-1000mg),继续母乳喂养。
(2)鸡蛋:由于鸡蛋也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在未能排除鸡蛋过敏时,建议母亲同时忌口蛋类及制品。
(3)人工喂养:直接换成通过国食注字的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认准产品包装上的注册国食注字TY+编号),2-4周观察疗效,并去医院随访由医生进行评估,并决定后续回避方案及治疗措施。
(4)混合喂养:母亲采取上述同样回避策略,奶粉部分换成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动物的奶可能与牛奶存在交叉过敏反应,所以不推荐以其他动物奶(如羊奶)作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代用品。
2.配方奶的选择
(1)氨基酸配方: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故不具有免疫原性。对于牛奶蛋白合并多种食物过敏、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疾病、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者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奶。
(2)深度水解配方:将牛奶蛋白经加热、超滤、水解等工艺制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降低抗原性,适用于多数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约<10%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及40%早产儿和有复杂疾病症状的足月儿不耐受,需选氨基酸配方奶。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是蛋白水解产物,其中牛奶蛋白只是部分水解 (蛋白片段仍相对较长),仍具有抗原性,不能用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奶粉替换治疗。
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在1岁以后,从深度水解降阶梯序贯的时候可以优先转到高能量高热卡的部分水解配方,可对脱敏后的患儿进行追赶生长发育。
(二)日常护理
1.注意做好保湿护理,尽可能选择保湿效果好、敏感皮肤适用的婴儿保湿霜。
2.有条件的最好给宝宝穿纯棉的衣物,避免使用碱性的肥皂或洗衣液清洗宝宝的衣物。
3.注意做好宝宝皮肤的清洁,洗澡时要用38-39℃左右的温水,避免使用碱性的沐浴露。
4.为防止宝宝挠抓皮肤,要勤给宝宝修剪打磨指甲,必要时可戴上小手套保护。
5.避免太阳暴晒、捂热,室内湿度太低时建议打开加湿器,环境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
湿疹的治疗方法要视湿疹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度的湿疹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做好护理工作即可,严重的湿疹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
作者:贵港市人民医院 梁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