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批机关食堂向公众开放 网友:“干饭宝地”!
山西晚报·山河+发布时间:2025-11-14 16:31:00

山西晚报·山河+讯 近日,多位网友发帖称,在北京,一批原本只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食堂,正打破“围墙”向公众开放。11月14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综合多方信息了解到,包括卫健委科研所食堂、“海淀食堂”中国农业科学院店等多家食堂,不仅成了周边居民、上班族的“干饭宝地”,“打卡单位食堂”,还在社交媒体上悄然走红。


微信公众号@文明北京11月13日发表《北京一批机关食堂开放食客发声》文章,文中提到包括国家卫健委科研所食堂、京东科技大厦地下一层食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302餐厅、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堂、中国气象局食堂、北京语言大学“清晏楼”、丫咪家中国煤矿文工团职工之家(安源大厦店)等,纷纷向公众敞开大门,成为周边人群的“便民食堂”。




山西晚报·山河+者注意到,国家卫健委科研所食堂是北京首批对外开放的机关食堂之一,位于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院国家卫健委科研所院内一层,提供工作日早午餐与周末早餐服务,以30元自助餐、AI智能餐台和健康管理功能为特色。在“卫健委科研所餐饮中心”网络页面上,市民留言多达800余条。“30元自助吃到撑”“不是预制菜,清炒时蔬还带着锅气”“餐后水果新鲜,汤品每天换花样”成了高频词。


在西便门外大街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302餐厅,其前身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内部食堂。餐厅以家常菜为主打,提供焦熘丸子、干炸丸子(配干料)、宫保鸡丁等传统京味菜品,同时融合川湘菜系和烧烤类美食,被消费者称为家庭聚会优选场所。目前,这家餐厅对单位内外都开放,中午和晚间均营业,吸引着许多市民前来消费。


丫咪家中国煤矿文工团职工之家(安源大厦店),位于朝阳区青年沟路与和平里西街辅路交叉口西北140米。这家300平方米的食堂,藏着不少“文艺彩蛋”:入口处摆放着原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刘炽用过的钢琴,墙上挂着色彩明快的艺术画,木质桌椅整齐排列,整体氛围不像传统食堂,更像一家温馨的社区餐厅。




“海淀食堂”中国农业科学院店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内,面积1800多平方米,可容纳百人同时用餐,于今年1月面向公众开放。目前,该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九折优惠,同时支持线上订餐,并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北京语言大学“清晏楼”食堂面向公众开放后,已成为周边居民的便民食堂,提供多样化的餐饮服务。清晏楼由首开首院金融产业园依托周边共生院落空间打造,融合传统与科技元素,核心烹饪环节采用AI炒菜机,为市民提供智能化餐饮体验。


北京一批机关食堂正式向公众开放引起关注。不少食客认为食堂“卫生有保障”“比外卖实惠”,且开放的配套服务(如免费停车)提升了便利性。有评论指出,从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到精准称重的AI餐食,机关食堂的“开门迎客”不仅带来了舌尖上的便利,更传递出公共资源为民所用的温暖。在这些充满烟火气的食堂里,正蕴藏着城市便民服务的新可能。


记者: 梁成虎
编辑: 徐梅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