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不是成人专利!如何守护孩子的“顶梁柱”?
山西晚报网发布时间:2025-09-02 20:44:34

长期以来,颈椎病一直被认为是成年人的“专属”疾病,多与伏案工作、年龄增长相关。然而,近年来医院儿科和骨科门诊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孩子因颈部不适、头晕头痛就诊,最终被诊断为颈椎问题。近年的临床数据表明,颈椎病正在逐渐低龄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受到困扰。孩子的颈椎健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家长应如何科学守护?

 

一、青少年颈椎问题现状:发病率明显上升

 

统计显示,过去十年间,青少年颈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增长近三倍。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数据显示,暑假期间因颈肩不适就诊的青少年占该科门诊量的30%,年龄最小者仅8岁。这一现象与当代儿童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密切相关:学龄儿童平均每天低头学习时间超过6小时,若加上使用电子产品的娱乐时间,每日低头总时长可达8-10小时,相当于每天都在进行一场“颈椎马拉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课模式的普及,孩子们连续数小时保持固定姿势学习已成为常态,这使得颈椎问题进一步加剧。

 

二、儿童颈椎为何更脆弱?

 

1. 儿童颈椎尚未发育完全,椎间盘含水量高,韧带相对松弛,因此比成人更易受损。长期低头将导致以下问题:

2.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正常颈椎呈C形弯曲,起缓冲压力作用。当孩子低头30度时,颈椎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头顶18公斤重物;低头60度时,压力更是高达27公斤,相当于一个8岁孩子体重的绝大部分。

 

三、这些“隐形杀手”也需警惕

 

除了常见的手机、平板,以下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1. 不合适的书包:过重书包使孩子身体前倾保持平衡,单肩包导致肌肉不对称紧张。教育部建议书包重量不宜超过学生体重的10%,但现实远超这一标准。


2. 学习桌椅高度不匹配:桌子过高易耸肩,过低则导致弯腰驼背。很多学校课桌椅高度统一,无法适应不同身高学生的需求。


3. 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过低都无法在睡眠中为颈椎提供有效支撑。夜间8-10小时的错误姿势,相当于让颈椎“加班”受损。


4. 运动不足:颈背部肌肉力量弱,无法稳定支撑颈椎。现在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普遍不足,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

 

四、全方位守护儿童颈椎健康策略

 

1. 优化学习环境:选择可调节高度的桌椅,确保孩子坐姿时脚平放地面,膝与臀呈90度,眼睛与书本距离30-40厘米。建议学校推广可调节课桌椅,适应学生生长发育需求。


2. 控制屏幕时间:遵循“20-20-20”原则,即每使用屏幕20分钟,望远20英尺(约6米)处20秒,并严格控制每日总时长。家长应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制定电子设备使用家规。


3. 科学选择背包:优选双肩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调整肩带使包贴背,底部位于腰线上方。建议学校配备储物柜,减少日常携带书本重量。


4. 加强颈背肌群:每日进行“小燕飞”、游泳、羽毛球等对称性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学校体育课应增加背部肌肉训练内容,如简单的器械训练等。


5. 睡眠呵护:仰卧时枕头高度与拳头相当,侧卧时与肩宽相近。选择支撑性好的枕头,避免过高过软。


6. 定时放松颈椎:每学习45分钟,做3-5分钟颈椎放松操,如缓慢转头、侧屈、仰看天花板。建议学校在课间安排统一的颈椎保健操。


7. 营养支持: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促进骨骼健康。多食用奶制品、豆制品、深海鱼等有益骨骼健康的食物。


8. 定期检查评估:建议每学期对孩子的姿势进行评估,包括肩膀是否平衡、头部前倾程度等,必要时寻求专业康复师指导。


9. 培养运动兴趣:鼓励孩子参与游泳、舞蹈、武术等有益于脊柱健康的运动项目,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孩子的颈椎健康需要家长、学校与社会共同守护。通过培养良好习惯、营造适宜环境、及时干预,我们完全能够保护好孩子的“顶梁柱”,让他们挺直脊梁、健康成长。切记:预防远胜于治疗。让我们携手努力,帮助孩子们以健康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让他们能够昂首挺胸地走向美好人生。

 

作者:河北省儿童医院  王彦华


发表证书.jpg


编辑: 李菊梅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