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药品存储指南:科学防护让药效“安全度夏”
山西晚报网发布时间:2025-09-18 13:58:37

盛夏时节,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家庭药箱中的药品正面临“烤验”。药品因受热、受潮或光照发生变质,轻则降低疗效,重则引发毒性反应。本文结合《中国药典》及权威医疗机构建议,系统梳理高温天气下药品存储的核心原则与特殊注意事项。


一、温度控制:药品的“生命线”


药品稳定性与温度密切相关。根据《中国药典》,药品存储温度分为四档:


1. 常温(10℃-30℃):适用于大多数口服片剂、胶囊及非生物制剂。


2. 阴凉处(≤20℃):部分抗生素、栓剂需在此条件下保存。


3. 冷藏(2℃-8℃):胰岛素、疫苗、益生菌等生物制剂必须冷藏,但严禁冷冻。


4. 冷冻(-18℃以下):仅适用于特定生物制剂,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典型案例:


· 胰岛素:未开封的胰岛素需2℃-8℃冷藏,开封后可在≤25℃室温保存4周。若反复冷热交替,会导致分子结构不稳定,药效下降。


· 栓剂:如退热栓在30℃以上易软化变形,夏季需冷藏保存,使用前提前取出回温。


· 糖浆剂:含糖量高,低温下易析出结晶,开封后应密封置于≤25℃环境,1个月内用完。


误区警示:


· ❌ 冰箱不是“万能保险箱”:片剂、胶囊在冰箱内易受潮结块,乳膏剂低温会油水分离。


· ❌ 汽车内、阳台等高温场所: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短时暴晒即可使药品降解。


二、湿度管理:防潮比防晒更重要


夏季湿度常超75%,药品易吸潮霉变。中药饮片、颗粒剂、散剂(如蒙脱石散)对湿度尤为敏感。


科学防潮措施:


1. 环境选择:避开浴室、厨房等潮湿区域,使用防潮盒或密封罐储存。


2. 干燥剂应用:保留药品原包装内的干燥剂,开封后及时更换硅胶干燥剂或竹炭包。


3. 湿度监测:家庭药箱内可放置湿度计,维持环境湿度在45%-75%。


特殊提醒:


· 中药饮片需定期晾晒,若发现霉变应立即丢弃。


· 散剂开封后需密封保存,受潮后易结块失效。


三、避光保存:光线是药品的“隐形杀手”


紫外线会加速药品氧化分解,尤其是维生素类、硝酸甘油、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避光策略:


1. 原包装保护:铝箔板包装的片剂、棕色瓶装的药品应保持原包装。


2. 遮光容器:使用不透光药盒或黑色包装材料包裹药品。


3. 存放位置:避免窗台、阳台等阳光直射区域,优先选择抽屉或药柜。


典型案例:


· 硝酸甘油片:光照下易失效,需用棕色瓶避光保存,开封后有效期仅3-6个月。


· 维生素C片:高温下降解加速,夏季建议冷藏或置于阴凉处。


四、剂型分类存储:精准应对不同需求


不同剂型对温湿度的敏感性差异显著,需针对性管理:


剂型

存储要点

片剂/胶囊

密封保存,保留干燥剂;铝箔板包装勿撕开;糖衣片受潮易粘连。

液体制剂

糖浆剂避免冷藏;混悬剂需摇匀后使用;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

软膏/乳膏

室温≤25℃保存,高温易分层;使用后拧紧管口,避免污染。

气雾剂

避免高温(>30℃)和撞击,防止罐内压力剧增引发爆炸。

生物制剂

未开封胰岛素/疫苗需2℃-8℃冷藏;开封后胰岛素室温保存,避免反复冷热交替。


五、特殊场景应对:旅行与急救药品管理


1. 外出携带冷藏药品:


· 短途:保温袋+冰袋(冰袋勿直接接触药品)。


· 长途:医用保温箱+冷冻凝胶,定时更换冰袋。


· 乘机:药品需随身携带,不可托运(行李舱温度不稳定)。


2. 急救药品管理:


· 硝酸甘油片需定期更换(每6个月检查一次)。


· 退热栓夏季需冷藏,使用前回温至室温。


六、家庭药箱安全检查清单


1. 每月清理:丢弃过期、变色、结块或异味药品。


2. 分类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隔,儿童药品置于高处。


3. 标记日期:开封药品标注日期,如滴眼液开封后使用不超过4周。


4. 咨询专业人士:对存储条件有疑问时,及时联系药师或医生。


结语


药品存储是保障疗效的“最后一公里”。高温天气下,通过科学控温、防潮、避光及分类管理,可最大限度延长药品有效期。建议家庭配备温湿度计、遮光药盒等工具,并定期检查药品状态。记住:正确的存储方式,是对健康最负责的投资。


作者:荔浦市人民医院   黄丽玲


发表证书.jpg


编辑: 胡钰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