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晋祠爱农农场的大棚内,绿白相间的冰淇淋甜瓜累累垂枝,清香弥漫。00后大学生张屹炫穿梭其中,除草、授粉、剪枝,动作熟练。仅仅数月前,他还是山西省体育学院一名终日与训练和桨板教学为伍的体育生,在晋阳湖享受户外运动的自由。如今,汗水滴落泥土,他以新农人的身份在田垄间书写青春。
“完全是个农业小白。”张屹炫笑着回忆起点。当农场负责人邓万杰伸出橄榄枝,提出“农户合伙人”模式——免租金大棚、统一供苗、全程技术护航、保底价回收——这个毫无务农背景的年轻人被深深吸引。尽管初见荒草丛生的大棚时心生忐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占了上风:“别人能种出好瓜,我为什么不行?”
然而创业之路风雨骤至。7月下旬一场持续一天一夜的暴雨,让积水漫至小腿,刚及膝的瓜苗危在旦夕。“以为全完了”,绝望瞬间袭来。他迅速在园区支援下抽水排涝,利用智能系统精准调控大棚通风与湿度。日夜悬心后,瓜苗奇迹般全部存活。“那一刻的成就感无与伦比,像是老天的考验与馈赠。”这场洗礼,让他真正体味到农业的艰辛与韧性。
从零起步的张屹炫将全部身心投入瓜棚。清晨五点开工,剪枝除草、观察长势,直至日暮,作息规律如农时。技术员邓云龙手把手教授剪枝要诀,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水肥管理、杂草防控。农场引入的防草布覆盖与滴灌技术成为关键助力,既压制杂草,又能精准满足甜瓜浅根系“少量多次”的灌溉需求,避免水分被强势芦苇掠夺。
精耕细作换来硕果盈枝。如今首批甜瓜已近成熟,十天后即可采收;二十天后授粉的第二批也已如核桃大小。科学的茬口安排使单棚年收三茬,两个棚预计总产超3万斤。“投入5000元,年收入能有6、7万,比打工强得多!”望着累累果实,张屹炫的笑容里盛满踏实与甜蜜。
可观前景促使他七月果断辞去桨板教练工作,全心拥抱土地。他计划明年再包两棚,将规模扩至四个,年收入剑指14万;同时试水草莓、西瓜种植,探索多样化经营;更准备借力直播带货,让更多人品尝他亲手培育的果实。
“看着甜瓜一天天长大,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无比满足。”张屹炫的眼中闪耀着新一代农人的自信,“现代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技术、管理与市场思维融合的新赛道,充满惊喜与可能。”
如今,从挥汗如雨的运动场到生机勃勃的甜瓜棚,张屹炫以双手开垦出青春的沃土。这位00后新农人的故事证明:当青春与乡土碰撞,当汗水与智慧交融,希望的田野上,永远生长着无限可能。前路或风雨或骄阳,年轻的心选择奔赴,大地终将回响奋斗的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