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 8月18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山西阳泉,来到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馆(碑),深入探寻这段彪炳史册的抗战故事,追溯伟大的抗战精神。
阳泉,这座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城市,是“中共创建第一城”,北方第一支红军“红24军”在此诞生,著名的七亘大捷也发生于此,而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之一——狮脑山,更是承载着那段热血与牺牲的历史记忆。
沿着蜿蜒山路登上狮脑山,高40米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插云霄,仿若一把锋利的刺刀,碑上“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八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此时,正值初秋,微风拂面,一群学生身着整齐校服,在纪念碑前列队敬礼,庄严肃穆。
距离纪念碑不远处,便是全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史料,从历史文物到图片资料,从战役场景复原到英烈事迹介绍,生动再现了80多年前八路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
进入纪念馆,一座独特的石刻吸引了众人目光。石刻上清晰地刻着“1940年8月20日”,一旁怀表的时间定格在“星期二”“20时”——这正是百团大战打响的时刻。石刻右侧墙面上,晋察冀军区、第129师和第120师三支参战队伍的旗帜造型醒目,无声诉说着当年各部队并肩作战的豪情。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因参战兵力多达105个团,史称“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展厅里,“百团大战中牺牲的团职以上烈士名表”及英烈照片与事迹,让采访团成员们驻足良久,心中满是敬意。决死3纵队政治委员董天知,在百团大战打响当天身中7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这些英烈们用生命诠释了抗战精神,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不屈脊梁的象征。
在采访过程中,百团大战纪念馆讲解员细致地为大家讲述战役细节和背后故事。他提到,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关家垴战斗前沿的一张经典照片,拍摄于1940年10月30日。照片里,彭德怀大半个身体露在战壕外,手持望远镜专注观察战况。当时战情危急,战壕距离敌人阵地仅500米,周边炮弹不断爆炸,日军狙击手活跃,但彭德怀稳如泰山,指挥若定。战地摄影师徐肖冰被这一幕打动,不惧危险跳出战壕,抓拍下这一珍贵瞬间,记录下八路军将领身先士卒的风采,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不朽影像。
如今,作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百团大战纪念馆不断创新展陈方式,通过个性化展陈、数字化沉浸式展览、定制回忆抗战岁月活动、专家讲座、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每年吸引40余万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此次“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采访团走进阳泉百团大战遗址,挖掘红色故事、传承抗战精神,后续还将继续深入走访其他红色地标,为弘扬太行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贡献力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