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 近期,苍山“采菌游”“研学游”兴起,专家为此担忧“只顾个人体验,乱采、乱挖野生菌的行为,会导致野生菌种群彻底消失”。8月24日,微信公众号“大理融媒”发布《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告》称,禁止任何人进入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禁止在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公开资料显示,大理苍山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南端与滇中高原的接合部,地处三江水系分水岭的复合地带。苍山目前大部分地方都是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山谷、悬崖、峭壁林立,几乎无路可循。上苍山采菌活动兴起于2024年,起初系一些游客自发组成团队,并聘请当地人担任向导。今年,“野生向导”们发现商机后,便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发帖揽客,6月份以来,上苍山采菌子成为到大理旅游“必打卡”项目。整个苍山,类似的采菌路线多达二三十条。
7月初,有网友发帖称,因大批量游客每日进入苍山,苍山采蘑菇对生态破坏已进入了恶性循环,主路附近的蘑菇已不会生长,只能前往更深的野路。领队素质良莠不齐,对于虎舌兰、水晶兰这类受保护的植物遭受破坏的行为,也不加以约束。有游客手持铁耙在树林中掘地三尺找菌子,森林地面的落叶层被反复刨开,致真菌深藏地下的菌丝被太阳暴晒后死亡,这种商业化掠夺式采摘严重破坏了野生菌的生长环境。“大理的野生菌,马上要被游客采绝了。”
“采菌游”“探险游”对苍山生态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提醒,只顾个人体验,乱采、乱挖野生菌的行为,已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破坏。若游客毫无节制且不遵循科学方法上山采摘野生菌,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中还包括一些正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
据悉,《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告》明确,随着大理苍山生态不断向好,各类违法违规进入苍山保护区(大地2000坐标系:苍山东坡海拔2200米以上范围)开展“采菌游”“研学游”“探险游”等游玩活动持续增多,给苍山生态保护及违法违规进山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冲击。在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应当服从苍山保护管理机构的管理。
在未开放区域,不得无视标识、标牌等提示进入;不得破坏生态环境与设施设备;不得违规组织“采菌游”“研学游”“探险游”等活动、不得违规组织溯溪、游泳、攀岩、攀爬、露营、野炊、车辆越野等活动。进入苍山开放景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景区管理规定。违反上述要求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将严格依法依规处理。
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2019年9月28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第三十一条规定:擅自移动、毁坏界标、标识,未经批准进入苍山保护管理范围、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或者经批准在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苍山保护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责令改正,并根据不同情节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梳理发现,我国已发现有660种毒蘑菇,云南一省就超过了300种,其中剧毒的就有20多种。据统计,2019年到2024年,全国30个省(区、市)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2297起,导致6127人中毒,142人死亡。2024年9月,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理市苍山分局、大理市公安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禁违规进入苍山的通告”,明确严禁违规进入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片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违者处1000元-5000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