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管涔山下,碧波西海子畔,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铺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国网神池县供电分公司紧扣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部署,以可靠电力护航风电光伏建设、文旅生态升级、绿色产业转型,助力这座晋西北生态高地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曾几何时,神池县连绵的荒坡是村民眼中的“穷山沟”。如今走进大严备乡四十亩沟村,三峡新能源10万千瓦光伏项目整齐铺满山巅,光伏板在坡地间泛起粼粼波光。近年来,神池县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积极发展新能源存储绿色产业,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45.04万千瓦,总发电量稳居全市第一。神池公司紧密围绕县城发展需求,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建设,打通并网“最后一公里”,让绿色电力点亮24个村庄的振兴之路。
在高繁种羊核心育种场,“光伏+养殖”模式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这些‘光伏羊’喝山泉水、吃板下草,肉质更鲜美!”负责人冯毅笑着介绍。这片5.8兆瓦的“光养互补”项目,年发电量超600万度,年收益达199.2万元,覆盖24个村,每村年均增收超6万元。每天约2.5万千瓦时绿电通过银线汇入大电网,年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让高原的蓝天更透亮。
自2020年起,神池公司坚持“应并尽并、能并快并”原则,优化服务流程,全程跟进新能源项目进度,属地协调建设500kV新能源汇集站和220kV太平庄输变电工程,为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与外送提供坚强支撑,助力神池加速打造“双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建设“风光牧储”一体化的“零碳牧场”,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海拔一千五,盛夏盖棉被”,神池静卧晋西北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547米,夏季均温仅19°C,林海苍茫、风车流转,是远离尘嚣的避暑秘境。近年来,神池借势乡村振兴与长城旅游公路建设,以 “一区九景游”为纲,串联生态、长城、非遗与农产资源,吸引众多游客避暑游玩。
“自从有了荣庄子星河里景区,只要有活动我们就来参加,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神池县城王阿姨感慨道。这座2023年建成的国家级2A景区,集观星露营、梯田灯光秀、星空研学于一体,年均举办活动50余场,成为晋西北文旅新地标。为保障文旅用电无忧,神池公司主动对接景区与管理部门和龙泉镇政府,开辟办电“绿色通道”,量身定制保电方案。累计开展供电线路红外诊断及特巡36次,调配应急发电车66台次,确保每一场活动灯光璀璨、运行无虞。
从“四季春晚”的灯火璀璨,到音乐美食节的炊烟蒸腾;从非遗展示的古老技艺,到青年交友节的青春律动——每一项活动的光影背后,都有电力人巡视线路的身影;每一次成功的掌声响起,都跳动着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
截至目前,神池公司结合景区新能源充电需求,智慧布点选址,完善热点景区、民宿周边电动汽车充电桩设施,在5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布点12台智能桩,充电半径缩至15公里,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外来游客在村内充电难的问题,为景区、民宿注入“绿色动能”。田间到车间,护航特色产业链在电力的强力支撑下,神池传统农业正加速迈向现代化、品牌化、精细化之路。从田间到车间,从仓储到物流。神池公司精准对接产业链升级需求,以可靠电力赋能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推动农业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链条增值,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走进神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电力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清晰可见。在山西天牧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双电源保障的-25°C智能冷库群锁住“神池羊肉”的极致鲜美,远销全国高端市场。恒温羊舍、自动饮水、饲料加工等环节,均依赖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作为“中国北方月饼之乡”的代表企业,神池县长祥圆食品有限公司在节庆高峰期生产线全速运转。其自动化设备对电压稳定性与供电容量要求极高。神池公司提前实施电网增容改造,派驻客户经理“驻点保电”,确保生产不断档、美味不延误。
在老农贡亚麻籽油公司,从原料筛选、低温压榨到精炼灌装,全过程实现电气化、自动化。关键工序对温度控制与设备连续运行要求严苛。神池公司为其量身定制供电方案,提供能效监测服务,助力“液体黄金”品质跃升,品牌价值持续放大。“电力是全产业链高效运转的‘生命线’。”示范区负责人感慨。“从灌溉、加工到冷链、物流,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稳定供电。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发展更安心、更高效。”
自园区规划建设以来,神池公司累计投入电网改造资金1.2亿元,新建改造10kV线路52.13公里、低压线路21.95公里,建设杆塔935基;为55家入园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用电方案,党员服务队上门服务181次,全力护航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