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很多人都习惯用茶水或者牛奶来送服药物,以为这可以遮盖药物不好的口感,而且不会对药性产生任何的影响。但这样一种看似方便快捷的方法,也会变成“隐形杀手”,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疗效。从药理机制到临床病例,大量研究表明,茶水、牛奶中含有某些物质,能够与许多药物产生交互作用,甚至产生副作用。
1.牛奶送服药物的影响
牛奶服药对疗效有很大的影响,其本质是牛奶中重要的成分和药物之间的化学作用。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蛋白质,如钙、镁等与许多药品结合。一方面,钙、镁可以与药物形成稳定性的络合物或难溶的盐类(如磷酸钙、硫酸钙等),从而影响了其在肠道的吸收。另外,由于蛋白质、钙离子的存在,也会对某些药物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其疗效。
尤其要注意的是,下面几类药物不能用牛奶送服:一是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因牛奶中的钙会改变其化学结构,降低抗菌作用;二是补充铁剂,牛奶中的钙离子会影响铁元素吸收;三是部分中成药,如复方丹宁片,可能与牛奶成分产生难被人体吸收的复合物。
2.茶水送服药物影响
尽管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但不宜以茶送服药物。有人以为用茶水服药不会有不良反应,其实存在潜在风险,并不明显而已。茶叶中所含的鞣酸、咖啡因和茶碱对药物的吸收有很大的影响。鞣酸与补铁、补锌类金属离子药物及其他抗菌药如羟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等存在较大的相互作用,不但影响其抗菌作用,而且还会加重其毒副作用。当遇到一些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等时,能与药物中蛋白质紧密地结合,从而导致酶的结构被破坏,丧失活力。咖啡碱和茶硷则有更广泛的效应。
从用药种类上讲,很多种类的药物都不适宜用茶送服。金属离子的药:如补铁和补锌药等,茶叶中的鞣酸可与其结合,影响机体对其吸收,从而影响药效。
酶类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等,茶水中含有的一些成分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损害,从而降低药效。安定、苯巴比妥等具有镇静催眠性的药物,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可使其产生兴奋性,从而阻碍了睡眠。大部分中成药: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类成分,这些成分容易与鞣酸发生沉淀,从而影响药效。其它特殊的药品:服用抗结核病药利福平可能会因为茶叶而阻碍它的吸收;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在服用过程中,易受茶碱的影响,使其产生的止痛效果减弱;抗心律失常药、抗抑郁药(比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咖啡因、茶碱拮抗药效,或者是引起神经的兴奋,出现血压升高、心悸等症状。
3.科学服药细节
茶水、牛奶容易与药物产生反应,使其疗效下降或增加不良反应,不是最佳的送服方法。科学服药要注意以下内容:最好是用 40-50℃的温开水(根据医生的指导),饮水量100-200 ml,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药物的溶化和吞咽,还可以缩短药物在食道的滞留,从而减少胃溃疡的发生。其次,要注意服用的间隔,如果吃完药之后要喝茶或者喝牛奶,一定要和吃药的时间相隔2-3个小时,让药效完全被身体吸收;比如左氧氟沙星需要隔两个小时以上才可以喝牛奶,铁剂隔一个小时以上喝茶。最后,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和使用说明也是不能忽略的,如老人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病人应该向医师请教,以防止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小儿药物不可与奶汁混合,可选择特殊配方;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弄清禁忌,不要盲目服用。
4.结束语
日常饮用的茶水、牛奶,固然对身体有好处,但用它们服药时,也会变成“看不见的效能杀手”。从鞣酸、咖啡碱与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到钙离子和蛋白质对药物的吸收障碍,大量的科研及临床病例显示,用茶水或牛奶服药可明显降低药物疗效,并可能加大药物使用的危险性。安全用药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可忽略。无论是要选用温热的开水送服,掌握服药的间隔时间,仔细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向医生请教,都是保证药物效果的细节。拒绝用茶水或牛奶服药,培养良好的用药习惯,这样可以让药品更好地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作者: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