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冲刺攻略 | 语文:构建体系框架  推动思维进阶
山西晚报·山河+发布时间:2025-05-23 10:34:08

嘉宾:兰丽红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全国中语会中学语文优秀“读书种子”教师,山西省中小学优秀试题、试卷命题特等奖获得者,山西省“三优”工程一等奖获得者。

  

面对新的命题趋势,考生需构建“教考衔接—知识体系—思维进阶”三位一体的备考框架。

  

搭建教材与试题的桥梁

  

回视近年高考命题,高考试题与统编教材关联日益紧密。202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教考衔接上的表述既有承接也有推进:“强化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高考语文继续强化教考衔接,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高中一线提高课堂质量,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教考衔接可以有“四个关联”角度: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2024年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等,关联到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任务——“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最后阶段,考生应静下心来,回顾课本内容。再次回看教材的三部分的内容:单元导读、学习提示和单元任务,并联系近几年高考真题,从“四个关联”角度搭建起教材与试题的桥梁。

  

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

  

学科知识技能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大概念。这种大概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认知框架”。考生有必要对之前总结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排查,利用思维导图将各知识点聚合成一个庞大的结构化网络体系,以帮助自己能在解题时迅速调用知识点。

  

比如要求分析“文本如何通过重复性场景推进情感层次”,需要立马调动“场景重复的叙事功能”和“情感递进”方面的知识体系;要求将专业文本转化为科普短文,考查的是不同类型说明文受众意识的转换和语体风格的把控。

  

创建思维进阶路径

  

近年高考命题呈现“去套路化”的趋势,实质是对思维品质的深度考查。考生需建立“文本细读→关键信息提取→逻辑推断→辩证思考”的信息处理思维进阶体系,和“语言品味→手法辨识→艺术效果分析”审美鉴赏思维进阶体系。

  

考生针对逻辑漏洞(如以偏概全)、审美偏差(如误读意象)等问题,结合真题错题归纳提升,培养敏锐的思维能力,实现从“答题者”到“思考者”的蜕变。


编辑: 张静玉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