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 9月7日,辽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通报:8月31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辽宁省、沈阳市相关部门及学校随即开辟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组建医疗队进驻学校开展巡诊服务,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



截至9月7日17时,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2087人,已痊愈1817人,现有胃肠炎症状者270人,均为轻症。


经综合研判分析,发病高峰期已过,每日新增病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9月6日17时至9月7日17时新增病例25人。


按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疾控部门多轮次针对污染点进行消毒,抽调专业力量开展流调溯源,分析查找感染来源,对可疑污染物品、环境和人员进行采样检测,确定污染点。


经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供水系统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本起事件系由学校第三生活区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已对该自备井采取封闭管控措施。学校已协调水务部门全力保障学生用水,并着手组织市政供水管网接入工程。


据沈阳师范大学校官网介绍,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5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注意到,沈阳师范大学9月3日发布《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信中内容显示:8月31日14时许,学校在校医院陆续接诊了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教师后,即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治疗措施并进行检测溯源。9月2日,沈北新区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显示:患病学生样本中检出诺如病毒阳性;东生活区供水管网末端水样检出诺如病毒阳性,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查找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人们常把它称为 “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为其感染高发季节。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存在多种传播途径,主要经过接触患者的呕吐、排泄物或被它们污染的物品,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牡蛎等双壳贝类),饮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等传播。






记者: 梁成虎
编辑: 冯洁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