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也怕“堵”:护好血管里的“生命通道”
山西晚报网发布时间:2025-09-02 15:52:12

若将人体比作一座日夜运转的繁华都市,心脏便是维系城市活力的“核心能源站”,而纵横交错的血管则是输送氧气与养分的“生命通道”。一旦这些通道被“杂物” 堵塞,能源站便会因“断供”陷入瘫痪危机,甚至引发整座“城市”的功能崩塌。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3.3亿,其中因血管堵塞导致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症,每年夺走超400万人的生命。护好血管这条 “生命线”,就是守护心脏每一次有力的跳动。

 

一、血管里的“隐形拥堵”:从“小泥点”到“拦路虎”


血管堵塞从不是突然发生的 “意外”,而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慢性沉积战”。我们血液中存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就像城市里未及时清理的“生活垃圾”,会随着血液循环慢慢附着在血管壁上。初期,这些“垃圾”只是血管壁上薄薄的一层脂质斑块,如同公路边不起眼的 “小泥点”,不会影响血流,人体也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因此被称为 “隐形杀手”。


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速血液中“垃圾”堆积,使血管壁上的脂质斑块不断增厚、变硬,甚至破裂形成血栓,让原本通畅的血管像被“巨石”堵住的公路,瞬间阻断血流。不同部位血管堵塞危害不同:冠状动脉堵塞可致心肌梗死,引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数分钟内就可能致命;脑血管堵塞会引发中风,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下肢血管堵塞会造成间歇性跛行,严重时需截肢。

 

二、这些“坏习惯”,正在加速血管“堵车”


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习惯,其实都是摧毁血管的“隐形推手”。饮食上的“重口味”首当其冲,长期摄入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腌制肉类、含糖饮料等,会让血液中脂肪、盐分、糖分含量超标,就像给血管 “喂垃圾”,加速脂质斑块形成。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超5克盐的人,血管堵塞风险比低盐饮食者高2倍。


久坐不动是另一大“杀手”。现在很多人上班久坐办公、下班瘫坐刷手机,每天运动量不足30 分钟。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血液中的“垃圾”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还会让血管弹性下降,就像老化的橡胶管,逐渐失去收缩能力。此外,吸烟、酗酒、熬夜等习惯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香烟中的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痉挛,酒精会刺激血管壁发炎,熬夜则会打乱身体代谢节奏,让“垃圾”无法及时排出,共同加速血管堵塞。

 

三、守护“生命通道”,做好这四件事


1.吃对食物能给血管 “大扫除”,可遵循 “彩虹原则”,多吃菠菜、西兰花、蓝莓等不同颜色蔬果,其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助吸附血液 “垃圾”;每周 2-3 次三文鱼等深海鱼,Omega-3 脂肪酸可修复血管内皮;用燕麦等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同时少吃高油盐糖食物,避免加重血管负担。


2.坚持运动,让血管“动起来”。运动是血管最好的“清道夫”,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62岁的李阿姨就是运动受益者,她之前体检发现颈动脉有斑块,坚持每天早上快走1小时、晚上跳30分钟广场舞,一年后复查,斑块明显缩小,血压、血脂也恢复正常。


3.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每年应做一次血脂、血压、血糖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血管的 “早期隐患”。很多人觉得自己没症状就不用体检,殊不知血管堵塞早期毫无征兆,等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到严重阶段。


4.戒掉坏习惯,减少血管损伤。尽快戒烟限酒,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让身体有足够时间代谢 “垃圾”;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焦虑、紧张,因为不良情绪会让血管收缩,增加堵塞风险。

 

总之,血管的健康关乎生命的长度与质量,别等血管“堵”了才后悔。从现在开始,用科学的习惯呵护好这条“生命通道”,让心脏始终充满活力,让健康伴随每一个日夜。

 

 

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  何瑶


发表证书.jpg


 

编辑: 冯洁
一周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