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 近日,寿险“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ESG“成绩单”。过去一年,该公司全力提升环境、社会及治理表现,明晟(MSCI)ESG评级跃升至A级,处于国内人寿与健康险业最高水平。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企业特色与乡村振兴帮扶相结合,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领域,扎实开展保险帮扶、定点帮扶、消费帮扶等重点工作,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的群山中,曲回寺村与西漕沟村曾因山高沟深、耕地贫瘠而长期困于贫困。自2011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定点帮扶两村以来,紧紧围绕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方向,驻村工作队接力式耕耘14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2万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6个,倾力支持两村振兴。
两村在2017年和2018年提前实现整村脱贫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继续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更以科学规划擘画2025年新蓝图。
5月8日下午2点10分,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驻曲回寺村工作队队长路爱红和队员牛帅迎来了上门求助的村民钟楞孩。“在这里没有什么上下班时间,只要村民们有需要,随时都是工作时间。”路爱红告诉记者。钟楞孩是村里的脱贫户,前段时间母亲因病去世,当天是来为母亲办理保险理赔的。原来,工作队协助两村533名脱贫户和监测户都免费办理了防返贫保障保险,并帮助两村脱贫户和监测户办理理赔。如果身故可以理赔3000元,住院则可以在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之外自费费用超过3000元部分再报销70%-80%,最高报销50000元,有效防止脱贫户和监测户因病返贫。
工作队开展入户监测工作
防返贫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2024年,工作队严格落实“每月一排查、季度全覆盖”机制,将两村村民划分为监测户、脱贫户、一般农户三类精准管理,全年累计入户走访超3000次,发现并解决住房安全隐患、饮水安全等问题20余项。曲回寺村两户危房经工作队上报后,由县政府出资重建,10月底前全部竣工;西漕沟村近几年通过修缮、重建140户C、D级危房,彻底消除住房隐患。
为增强脱贫户抗风险能力,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创新推出“防返贫保险”,为两村751名脱贫人口免费投保意外伤害组合保险,总保额达6233万元。此外,工作队通过“一键报贫”系统培训、务工就业微信群等渠道,确保政策直达村民。2024年,两村299人次脱贫务工人员累计领取交通补贴和稳岗就业补贴逾28万元,有效稳定了家庭收入。
教育医疗,夯实民生根基
5月8日下午5点多,曲回寺村46岁的村民冯树珍从70公里外的灵丘县城赶回村里,因为丈夫清明节意外去世,她特意回来向工作队了解相关救助政策。“我有两个孩子,老大上高中,每年可以领取1000元的补助,老二上小学,每年享受650元的补贴,我自己在县城打工每年享受1200元的打工补助,这些都是工作队在微信群里及时通知政策并且帮忙办理的。”
事实上,这样的村民外出务工微信群,两个村的工作队队员每个人手机里都有好几个,不仅帮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政策,而且队员们经常自掏腰包带着村民们去办理各种手续。“曲回寺村的队长路爱红2016年驻村,西漕沟村的队员杨永俊2018年驻村,和村民们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家人,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驻灵丘工作队队长李林表示。
教育帮扶方面,工作队全年资助12名中高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为3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寄宿与非寄宿补贴,并劝返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医疗保障上,工作队协助村民完成医保缴费超200人次,为医疗支出较大的家庭申请临时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产业赋能: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基础建设,破解发展瓶颈
山乡要振兴,基础设施先行。2024年,西漕沟村建设3.9公里的水泥路,为村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前,村内土路一遇到下雨就泥泞不堪,不仅影响了交通安全,也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道路修建完成,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黄胤立第一时间考察后为道路命名“中国人寿幸福之路”,并出资12万元沿途安装太阳能路灯120杆,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问题,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曲回寺村村民齐拴皂对工作队修缮的水渠赞不绝口
此外,曲回寺村修缮南坡菜地水渠2公里,清理淤泥1000米,惠及60亩农田灌溉;新建日间照料中心食堂和便民澡堂,让80岁以上老人吃上热饭、村民洗上热水澡;西漕沟村的文化广场和凉亭长廊,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独峪乡党委副书记梁静表示,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与好评,更凝聚了村民对未来的信心。
产业扶持 提高村民收入
在两村的帮扶模式上,工作队不仅是简单提供资金帮扶“授人以鱼”,还发挥金融企业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帮助两村从根本上增强内生动能“授人以渔”。在曲回寺村的小杂粮加工厂,工作队除了资金扶持,还积极帮助加工厂开展原材料收购、丰富产品体系,并且带动10多个劳动力,部分解决了村里的就业问题。下一步,还将帮助加工厂开展商标和质量认证,为村民带来更多收入。
小杂粮加工厂负责人钟六君介绍工厂情况
西漕沟村的板栗园是灵丘县唯一一处板栗生产区,占地800亩,5-6万株板栗树年产量可达4000斤,解决村里就业30多人,中国人寿幸福之路不仅为板栗园的工作人员解决了交通问题,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保障。
梁静表示,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不仅连续多年开展消费帮扶,累计投入资金达72万元,助力群众稳定增收,而且帮助村里发展产业,累计投入资金180万元,其中西漕沟村的千亩板栗园项目和曲回寺村的小杂粮加工厂项目,带动近50名群众就近就业,每年户均增收一万元。
消费帮扶,拓宽增收渠道
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工作队连续多年开展消费帮扶。2024年,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投入8万元采购两村核桃、小米、黑豆等农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此外,庭院经济奖补政策激发村民创业热情,57户困难家庭获得10.6万元补贴,逐步形成“小庭院、大产业”的增收模式。
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2024年,工作队协助两村规范党员管理,建立村级党员微信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近百名党员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同时,工作队党员义务清理村道、帮扶孤寡老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提升。
此外,以“四议两公开”机制为核心,工作队推动形成“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法治保障”的治理格局。两村通过“六乱整治”专项行动,对通村公路以及村庄周边区域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同时动员农户自己动手打扫室内卫生,整理庭院杂物,整齐堆放生产生活用具等物品,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王婶笑着说:“以前垃圾随处可见,现在家家户户比着谁家院子干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实施“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通过公开选拔、实岗锻炼、师徒帮带等方式,储备近百名青年人才。
独峪乡党委副书记梁静表示,两支工作队在独峪乡驻村帮扶以来,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村级党建工作和村务治理,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5月9日上午,曲回寺村与西漕沟村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雨。西漕沟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林和队员杨永俊冒雨来到71岁村民齐书业老人家中进行看望,原来老人前不久因为胃出血刚做了手术,虽然卧病在床,但看到工作队员老人还是高兴地坐了起来,一边拉着队员的手一边唠起了家常。
工作队队员看望齐书业老人
事实上,驻村多年,工作队员早已对两个村里每一户每一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的帮扶工作也远远超出了本职工作的范围。“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虽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是每一个队员的为民情怀都体现在点滴细节中。”李林告诉记者,队员杨永俊发挥理发特长,全年为村民免费理发200余次;工作队员逐户为80名老年人完成养老认证,确保养老金按时发放;高考季,熟悉政策的队员主动帮学子填报志愿,圆了村里贫困生的大学梦;为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饭....曲回寺村84岁老人闫升激动地说:“这些队员比亲儿女还贴心!”
从险峻山沟到幸福家园,曲回寺村与西漕沟村的蝶变,是中国人寿寿险山西省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书写担当的缩影。2024年的累累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的崭新蓝图,更彰显了“国企担当”与“山乡未来”的同频共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振兴的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