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起,晋股阳煤化工的证券简称将正式变更为“潞化科技”。此次更名,意味着这家成立于1988年、营收超过百亿元的老牌化工国企将开启由传统煤化工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新征程,亦成为山西省属能源国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升级的重要标志。
9月11日晚间,阳煤化工披露《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变更实施公告》称,为使证券简称与公司名称相匹配,将公司证券简称进行变更。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办理,公司证券简称将自2025年9月17日起由“阳煤化工”变更为“潞化科技”,公司证券代码“600691”保持不变。
根据公告,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同意将公司名称由“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英文名称相应变更为“Shanxi Lu'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将公司证券简称由“阳煤化工”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公告同时显示,2025年8月6日,公司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
其后,在9月1日晚间,阳煤化工披露了《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暨完成工商登记的公告》,宣布公司名称变更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同时正式启用新名称“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也在此次公告中预告证券简称将由“阳煤化工”变更为“潞化科技”。
9月11日晚间,阳煤化工同时披露了另一份公告,称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收到山西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也标志着公司历史遗留风险已实现全面出清。根据公告,本次变更公司证券简称不会对该公司目前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发展战略未发生重大调整。
截至9月16日收盘,阳煤化工自上周五确定更名以来,已在3个交易日内录得两个涨停板,3天涨幅超26%。
回看这只晋股的上市历程,从其前身“东新电碳”到“林凤控股”,再到“阳煤化工”,直到如今的“潞化科技”,三十余年间历经多次波折,证券简称数次变更,且在历次更名之间,公司曾反复被实施风险警示(ST、SST、*ST)。值得注意的是,其每一次更名都伴随着重大的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
1993年11月,“东新电碳”在A股成功上市,迈出了其在资本市场的第一步。2003年7月,公司更名为“林凤控股”,不过,很快又于2005年6月恢复原名“东新电碳”。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公司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2012年,阳煤集团借壳东新电碳实现煤化工资产上市,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这一重大事件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资源支持。次年,公司正式更名为“阳煤化工”,标志着其全面进军煤化工领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发展征程。而此次更名为“潞化科技”,同样意味着公司摆脱传统化工标签,全面拥抱科技转型的战略定位落地。
2020年,山西省启动省属重点煤企大规模战略重组,为落实山西省优化国资布局的战略部署,华阳集团与潞安集团启动资产重组。2021年4月,阳煤化工公告,华阳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4.19%股权对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潞安集团,下称“潞安化工”)增资扩股,实现控股权划转。
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12月,阳煤化工控股股东华阳集团原持有的公司24.19%的股份已过户至潞安化工名下,潞安化工公司已取得《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在过户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已由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潞安化工,实际控制人仍然为山西省国资委。此次股权变更后,潞安化工持有阳煤化工24.1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持股比例已微增至24.28%,持股数量达到5.77亿股。
除推动更名外,潞安化工还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传递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就在今年6月24日阳煤化工披露更名计划当天,潞安化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210.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成交总额499.8万元,并明确未来累计增持金额将达5000万元至1亿元,增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2%,为公司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撑。
相关资料显示,此前,阳煤化工作为集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热电联产、化工装备等为一体的化工企业,公司主要有尿素、聚氯乙烯、丙烯、离子膜烧碱、三氯化磷、双氧水等产品。潞安化工集团作为煤炭与化工双主业的领军企业,其业务则涵盖化工、煤炭、新材料、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此次阳煤化工的更名,不仅加强了其与控股股东潞安化工的产业协同,更标志着企业向科技驱动型转型的新起点。
根据公告,未来,该公司将围绕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项目,通过拥抱智能化发展趋势,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并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潞化科技”这一新名称的启用,意味着这家百亿化工企业将更加明确地聚焦于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及绿色化工的研发与创新,此举不仅将为企业自身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更将为山西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新名称中的“科技”二字,则体现在公司在氢能及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深度布局。
相关资料显示,阳煤化工旗下的子公司阳煤化机,长期致力于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在绿色新能源与煤化工装备的耦合领域,阳煤化机与国家电投携手合作,共同研发了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2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通过将CO2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国内氢能利用和绿色化工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凭借这一领先技术优势,阳煤化机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核企业。在氢能产业链的布局上,阳煤化工依托全资子公司正元氢能,已建成项目附产氢气达2.16亿立方米/年,这一产能规模在国内副产氢企业中位居前列。
在智能化领域,阳煤化工将智能化理念融入到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进智能化仓储和物流系统的建设,实现物料的自动存储、分拣和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从而使这家公司实现了从传统煤化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人士分析,未来,“潞化科技”有望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山西能源转型的范本。